2016年8月10日 星期三

水道

中醫簡而言之,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陰、陽,無論在生活的實踐或是疾病治療都以中庸之道(就是要balance~)為最高指導原則,即是《素問生氣通天論》所提到的「陰平陽秘,精神乃至;陰陽決離,精氣乃絕」,陰陽的重要性可說是攸關生死阿!
陽是代表各個臟腑器官運作的能量陰是讓臟腑器官運作的原料來源。試把陰想成是汽車運轉時所需的汽油以及讓引擎冷卻的冷卻水,陽就是汽車運轉的動力與產生的熱。
水道示意圖
該進入我們的正題了。陰,包含了津液(身體可以運用的水分)與血,是由我們身體的一條水分代謝的通道水道,運轉而產生的,產出物稱為津液。在黃帝內經中的《素問經脈別論篇》對水道的描述為「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合於四時五藏陰陽,揆度以為常也。」因此構成水道的主角有胃、脾、肺、膀胱,還有兩個藏鏡人沒現身在描述中,但也是個要角肝與腎。肝能保持水道在臟腑轉輸(EX:胃到脾)的過程中是通暢的(就是肝主疏泄的功能啦~);腎有主水的功能,可是怎麼沒在水道的描述看到它的蹤影呢因為他是躲藏在幕後的操盤手。就如導演之於所導的影片,腎是導演而影片是水道;影片中,基本上不會出現導演的蹤跡,但他卻是影片呈現盡善盡美的大功臣。當水道運轉不順暢時,就像水溝不通的情況,水溝中的水溢出,稱之為水濕痰飲,是一種病理產物,就是會讓我們生病阿!之後再好好談談這個造成我們身體不適的壞分子 – 水濕痰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