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6日 星期二

中醫分科的啼笑皆非!

最近看到衛福部提出中醫分科的計畫,其目標似乎為了提升中醫的利用率來把中醫健保的餅做大,我想這樣規畫的後果只會讓就診民眾更困惑要前往哪科就診,想要提升使用率應該朝根本的方向做起,請聽我娓娓道來!
      

先從分科談起,讓民眾“選擇”自己需要就診中醫的哪個科別其實令人莞爾,連目前西醫分科在台灣都無法落實讓民眾在就診時選對自己需要看診的科目,遑論中醫分科可以正確落實這個想法。拿我常提的咳嗽這個症狀(因為不管中西醫,診斷實屬不易),大部分直覺聯想的多是感冒,然而,多數時候,咳嗽不一定是感冒引起的,舉凡胃食道逆流、腫瘤、耳屎太大顆(不要懷疑,請查uptodate)、鼻涕倒流都可能是禍主,如此就診的科別是天差地遠,肝膽腸胃科、癌症腫瘤科、精神科、耳鼻喉科都在選項之中。況且,選擇科目就醫,基本上需要診斷,這涉及數年的醫學教育與臨床訓練,民眾能自行判斷出個所以然,那我們花那麼多時間研讀與訓練不就變成了一場鬧劇。追本溯源,應該是要落實國外的就醫分級制度,第一關線讓家庭科醫生來進行診斷,若有需要時,以利建議進一步就診科目。而中醫看診的模式比較接近家醫科,中醫分科好比家醫科再進行分科,只能說大家看笑話了!
再來是中醫理論架構與西醫南轅北轍,想得出分科制度,可能是西學中或是中醫雙修後西醫思維的遺毒(我認同西醫診治模式,但畢竟中西醫有著本質上的差異),更糟的就是中醫沒念熟而來個異想天開,完全不瞭解中醫辯證論治的精隨所在。診斷方式與中西醫學建構的模式有關,西方醫學建立在Bottom-Up,也就是把人體自最小的單位-細胞,合成組織,在結合不同組織並區分出系統(如:心血管、肝膽腸胃),各自協同運作來維持人體機能正常,也就順理成章地依照系統分出很多科。而中醫則以Top-Down為主架構,在陰陽之下(陰:類似身體的血跟組織液;陽:則為供應身體能量的一種概括性物質)有著五臟來負責機體的運作(肝、心、脾、肺、腎)。五臟跟西方醫學相對應的五個臟器則有著天壤之別。中醫五臟強調功能性的概念,而西醫則是實質的臟腑器官,舉個例子,如中醫的不等於西醫的肝臟,肝是一個主要掌管身體的氣與液體流通是否順暢的要角(稱肝主疏泄);肝臟則是負責解毒與分泌一些膽汁與蛋白質。
中醫又稱為全人醫學,看的是生病的病人而不只是著眼於讓人生病的疾病,分科後全人就不再是全人了。透過臟腑辯證(視症狀與脈象來回推五臟的哪些功能出了問題而產生患者呈現的症狀)。以之前提到咳嗽為例子,患者的咳嗽可能是胃食道逆流觸發,而胃食道逆流可能是心理壓力或是腸胃道微恙導致的病症。一般民眾咳嗽多直奔鼻喉科,藥物不外乎止咳化痰或再加上抗生素;觀察細微的可能就診肝膽腸胃科,拿到的是制酸劑;更高段的病人,察覺是心因性咳嗽,則是前往精神科報到,可以想見若由民眾自行“診斷”來選擇就診科目,基本上如同見到黑影就開槍的治標不治本,要想藥到病除可說是瞎子摸象!中醫全面性診斷後的對證下藥才有機會提高治癒率,而推展中醫的分科制度就如同步上西醫的後塵,雖可能“增加”就醫門診量(因為瞎子不太可能第一次就走對路,除非是被訓練過的瞎子),健保支出赤字雪上加霜不說,減低治療效率又傷了患者荷包,這是triple lose的局面。
目前來講,中醫大致上分為內科(包含內、婦、兒科)與針傷科,已經有點多餘(主要健保給付而應運而生),因為開藥與針灸或是傷科手法基本上只是治療方式不同,一個患者來應該是由醫生診斷後來決定治療方式,而不是讓連診斷都模不著頭緒的患者自行判斷要怎麼被治療;再回到內科中的婦、兒,也是在內科治療的架構上多考慮婦女的經、孕、產時氣血不同的狀況;兒科主要是因代謝與重量較成人不同而需考慮劑量的差異還有不同階段使用藥物的需求(長高、轉骨…),大致上婦、兒治療方向同於一般內科,也就不是那麼有必要獨立出這幾個科目。

歸本究源,協助瞎子變成明眼人才有機會提高中醫就診率,實有賴中醫教育的推廣,讓民眾了解中醫的內涵(五臟功能與其間協同運作的方式、辯證論治、用藥思維)才能幫助民眾認識中醫進一步增加使用中醫的可能性,而非盲目地往西方醫學的體系靠攏,忽視自身的強項與本質。而欲以分科來提升就診率無異於捨本逐末,更有可能落得畫虎不成反類犬的窘境。

1 則留言:

Pasty 提到...

嘛,不說別的
硬搞這個,問題是連教師都沒有
這個政策以後一定會反噬中華民國的中醫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