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6日 星期五

醫生你的針灸方式怎麼不一樣

每每幫患者施行針灸後,幾乎都會聽到這樣的問題:「醫師,為什麼你的針灸方式不一樣,扎一下就拔起來了!」針灸方式的差異不是為了譁眾取寵,也沒有偷工減料,而是遠在最早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就有過這樣的描述。實在是類似的問題太常被問到了,所以寫下這篇來解答一般常在診間面臨的疑慮。首先來介紹一下甚麼是我口中常提到針感?古書上被認定為有效的針灸治療是甚麼情況?而留不留針差別在哪?

針感是什麼?
針感一詞並非來自中醫古書,而是由現代針灸著作應運而生的新名詞,當針扎入穴位中,達到一定的深度或醫師施以一定的行針手法後(一般為提插捻轉,每次都被患者揶揄為戳戳樂!^^)所產生的感覺。而患者與醫生皆會體驗到所謂的針感(或得氣):就患者而言,下針處會出現酸、麻、重、脹,若強烈點則會有循經性(順著經絡的方向)或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產生傳導與擴散現象,甚至可能會出現熱流、涼意、如蟻爬行搔癢、抽搐等特殊微妙感受;而醫生的針感,主要是指下有針下沉緊、澀滯(白話一點就是卡卡的)甚或是釣魚那種如魚吞的感受。
針灸有效時,古書怎麼說?
相關的描述最早記載於《黃帝內經》的《靈樞‧九鍼十二原》,原文如下:「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刺之而氣至,乃去之,勿復鍼。鍼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為刺之要,氣至而()效,效之信,若風之吹雲,明乎若見蒼天,刺之道畢矣。」可見「氣至」是針刺療效與否的關鍵,但氣至的涵意也是一直以來的爭議所在。有人認為氣至是脈象上的改變;而多數人把氣至當成針感(或得氣)的代名詞。所以每當患者有針感後,多數時候,即直接拔除針具並把脈、詢問患者症狀感受是否減輕,來判斷其狀況是否好轉。若有效了(不論是脈象或是患者本身的針感),當然就不需要讓針繼續留著,這是不太留針的主要因素。
留不留針的差別在哪?
通常,需要留針的患者,多是身體狀況不適合過度刺激的一群(因為不太能使用提插捻轉這種強刺激),如熬夜的人、體力不佳、孕婦…等,所以診脈後做出診斷來決定留針與否即相當重要,也就是《靈樞‧九針十二原》中提到的:「凡將用針,必先診脈,視氣之劇易,乃可以治之」。上列狀況不佳的族群,基本上會採取較為溫和的留針方式來達到氣至並開立對證的藥物來解除患者的不適。
再者,能在不留針的情況下治療,既可以減少等待的時間又可達到診治的效果,可說是兩全其美。故在把脈診察後,狀況允許,多會採取不留針。
最後,不留針的理由,是為了減少造成患者困擾的機會。常常親臨針傷科診所的人,基本上都會遇到全身扎滿針的患者,就診者眾再加上針數計數若有不確實或人為因素的影響,很容易把針留給患者帶回家當禮物,但我想沒有患者會樂於接受這樣的“驚喜”,而不留針則可完全避免這樣的問題。
小結

針灸不留針,不是我的發想而是古人的發明,只要針感來到,我多會拔除針具並診脈判斷患者改善與否,未見改善或改善幅度不明顯即再行針刺治療直到患者帶著微笑離開。這樣針灸的方式,對於臨床看診的便利性與診所床數不多的情況下,是個不失為一石多鳥的方法,效果相當且減少漏出針的風險,更減少了等待時間,我當然就不隨波逐流地每個患者都留針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