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4日 星期一

傷寒論的熱(二) - 往來寒熱

複習一下傷寒論的,條文歸為四大類:熱、往來寒熱與潮熱、身熱、發熱。這次進入到第二個部分的往來寒熱與潮熱。先從往來寒熱談起。
臨床上,往來寒熱多會出現在過度疲勞,或是因為生活壓力(工作、感情)而自律神經失調、也可能出現在晚上睡眠品質不好的人。通常我會轉換成白話文來詢問患者。“會覺得忽冷忽熱嗎?”、“穿衣服時覺得悶熱,拖掉又會涼涼的,那種怕風的感覺”、“睡覺前蓋棉被覺得悶熱,退去棉被又覺得涼涼的”。


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飲食。藏府相違,其病必下。邪高病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14)
我見: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這樣的病機描述,我會以(血、津液)、陽來切入分析,陰液能承載陽氣,所以當陰不足時(腸胃道問題、勞累、睡眠不佳),載陽的功能變差,這時陽氣不足以衛外為固,正氣節節敗退而病程往下、往內來到腸胃道。
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飲食。正邪對戰的過程,各有勝負,當陽氣處於優勢則熱;反之,正氣不敵則是出現寒象,一來一往就如文中所謂的往來寒熱休作有時,最後影響到腸胃道而食慾減低。
藏府相違,其病必下,邪高病下,故使嘔也。跟宋本“藏府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描述截然不同。此段該是描述,邪氣入裡(病必下)導致腸胃道的臟腑功能紊亂(藏府相違),所以出現腸胃道的症狀()
傷寒,五六日,往來寒熱,胷脅苦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胷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15)
我見:往來寒熱的意涵同上條,但其病機開始可能是因為邪氣遷延一段時日(傷寒五六日),開始出現如同血弱氣盡般的狀況。
胷脅苦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接著,同樣開始往下往內影響腸胃,悶脹致使胸脅處不適且食慾變差(胷脅苦滿,嘿不欲飲食), 嘔吐後始覺舒適故曰喜嘔(王志行醫師的見解,滿合理的!)接下來的一系列或然症應都與腸胃道有關。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胷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14)
我見:條文描述的病程也是往血弱氣盡的方向。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一段時日的疾病纏身加上汗與反復下後皆會讓身體陰液流失。
胷脅滿微結&往來寒熱。儘管正邪互有消長,但邪氣慢慢地攻陷城池而入裡。
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在傷寒論中,常見小便不利的症狀,標示水道已受到影響,津液產出與膚布不暢,故渴;不嘔應是尚未影響運化水穀的功能;頭汗出同樣是水道失健的見症,因為水濕性趨下,影響到頭以下汗出的狀況,只有頭面部出汗。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裏,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胷,無大熱,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胷湯主之。(14)
我見: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裏,復往來寒熱者。病程日久,邪已入裡, 正氣尚足反復欲驅邪外出,而出現往來寒熱。傷寒論的復應該與再來相比較,之後再以專篇討論。
本大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鞕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脉沉緊者,與小柴胡湯(14)
我見:“傷寒脉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讝語,胃和則愈。
1415條的條文中(康平本),提到少陽有4條;少陽病1條。從上列3條可以看出與血弱氣盡之間的差別在於 少陽陰液更不足
怎麼說?脈弦細 & 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
讝語,胃和則愈。呈現出陰液不足的程度已經到一觸即發的臨界點,再一發汗即出現神智問題;脅下鞕滿也暗示著陰液不足而導致阻滯更甚,故用“”。
所以本大陽病不
解,轉入少陽者。可能因為一開始太陽病且腸胃狀況不好(胃不和),因此防衛潰堤後故曰:轉入少陽。接下來就是正邪對戰並影響到腸胃道而出現的見證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