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9日 星期三

為什麼中藥都被認為效果很慢?

每每開立藥物後,患者回診,聽到患者不好意思說著療效不佳(我有感受到你們為了我的面子著想。謝謝啦,但直說無妨,我沒太強烈的自尊心與面子問題,畢竟醫療是要靠療效來說話的),我的頭皮就開始發麻。雖然知道醫療不是萬靈丹,總有無法解決的疑難雜症,但依舊衷心希望藉由物美價廉的健保給付中藥來幫助被疾病不適所擾的患者。
上述中的狀況中,有一種最讓我苦惱。患者服藥後,病況改善不佳是因為健保給付的藥物濃度不足(大人阿!健保一天只給我們30元的藥錢,中醫診所的龐大數量面對固定的健保總額,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打個折只剩下24-27元不等),我通常會建議增加藥物濃度,基本上會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費加開健保藥粉,這種是針對懶惰不想自行煎煮藥物又需要方便攜帶的族群;另一種則是使用利樂包或是抓個看得見摸得到的藥材回家DIY。多數患者的回應是沒關係我吃藥粉就好了,也許經濟因素或是對中醫的成見(中藥總是很慢,需要吃到天荒地老???這個部分會來個專篇說明),儘管效果不佳或是症狀未見改善,仍然只願意使用健保藥物,然後跟我說:「醫生,你看看可不可以換個藥讓效果好一點」。換個藥的講法,表示剛剛解釋療效不佳是因為濃度不足的情況,完全沒有被理解,持續想要在不可能而為的情況下產生療效。就像是你吃一碗白米飯吃不飽,下次換一碗糙米飯,看看會不會飽一樣的道理。重點不是白米、糙米的問題而是飯量不足。耐著性子講解再三,還是聽到如錄音機重播一樣的一句話:「醫生,你幫我換個藥試試看?」我只好默默地換上看似不同的藥物,期待能產生一些療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