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7日 星期五

傷寒論的熱(一) - 熱的程度

               傷寒論中的,可分出四種可能性:邪氣(熱為六淫之一)、熱邪的趨向或位置描述、熱的程度、陽氣外越。
以下則為描述熱的程度的條文。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發汗後,喘家,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喘家,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
我見:無大熱分屬1514行條文,當為不同人所撰著,代表意義也不同。白虎湯系列,因方劑學而存在一個錯誤迷思,即白虎湯應適用在“身大熱,口大渴,汗大出,脈洪大”,然傷寒論條文中並沒有如此描述,導致先入為主地認為白虎湯使用都須符合適應症的症狀。所以不是看到有沒有熱這個現象而是藉由症狀來判斷是不是熱勢很盛(ex:口燥渴,心煩或是脈象浮滑等等)。這邊是描述熱勢外顯的情況不盛(ex:面赤),故用無大熱。
麻杏甘石湯也提到無大熱,有可能是為了鑑別汗出而喘的喘不是因為熱傷津耗氣導致津液不載氣而是營血阻滯造成肺氣失宣氣機上逆。
火邪,脉浮,熱甚,而反灸之,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
我見:不用我多說,都講火邪了,火為熱之極。
大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
我見:大汗出後津傷,稍稍喝水能恢復表示水道運轉正常;若不能如常運作顯示水道失健,如此陰不制陽故生熱,熱勢輕微,稱之微熱。
大承氣湯這條,小便不利、大便不暢(乍難乍易)、燥屎,在在呈現出津液的問題,但到底是津液不足還是津液輸布塞住?從大承氣湯的藥物可以推估應是塞住的問題,同樣是陰不制陽而生熱。
病人煩熱,汗出則,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實者,宜下之。浮虛者,宜發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
發汗,若下之,而煩熱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
我見:煩熱,除了熱之外多了煩,《廣雅》提到:煩,勞也;擾也。在中醫基礎理論中也提到熱的性質有熱易擾心神,所以這邊的煩有可能是因為熱的緣故,表示除了熱之外還對心神產生影響。
陽明是陽氣旺盛且津液尚足的階段,就大承氣湯與桂枝湯來看,在這條的角色應該是都排出多餘的熱。病人煩熱在汗出後有緩解但反覆出現,表示有著過多的熱而傷津才會出現日晡所發熱(下午到晚上是比較需要陰的時候,陰不足以制陽則熱)。大承氣湯可能是處理來自腸胃道的熱源(ex:燥屎);桂枝湯是藉由汗出排出多餘的熱(ex:曬太陽?)
陽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調,其人骨節疼,翕翕如有熱狀,奄然發狂,□□□□濈然汗出而
我見:“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15)標示出陽明病是腸胃道的問題,在中醫的角度來看腸胃道,其實就是指脾胃,就是在講水道與穀道。從條文症狀來分析可分成穀道與水道。初欲食、大便自調顯示穀到運作正常;小便反不利、其人骨節疼、翕翕如有熱狀、奄然發狂,是水道運轉不正常,津液滋潤如養、制約陽熱不能發揮功能所導致的症狀。為什麼濈然汗出可解?有可能是因為水濕痰飲導致水道失健(翕翕,《爾雅·釋詁》翕,合也。發音類似台語“悶悶的”,推斷可能是描述濕氣導致汗出不暢悶熱的情形),汗出後水道恢復正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