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在傷寒論中所論述的口渴,多可引用西醫生理學的觀念來加以印證而不會有太多的牴觸。生理學提到主要是滲透壓跟血量會影響我們口渴與否,還有口乾也會有口渴的感覺;中醫基本上也是如此,但用來描述的詞彙稍有不同。血量不足與我們陰(津)液的流失相對應(津液為身體可運用水分,詳見水道一文)、滲透壓失衡引起的渴會以水濕痰飲的觀念來呈現、水份若未全身均勻分布也會引起口乾而口渴的症狀、另一個特有的則是協助水道運轉的陽氣缺失也會造成渴、最後在傷寒論中也提及精神相關的問題也會出現渴。
傷寒,脉浮,發熱,無汗,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15行)
|
我見:脈浮(有五種可能性,另專章討論)在這代表著熱,發熱的描述輔以白虎湯的使用,可以確定這邊的渴欲飲水是熱傷陰液而致。無汗,可能傷陰液已經達到無汗可出的程度了。無表證,應該是提示我們上列症狀與外感類似,須加以鑑別。
|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15行)
|
我見:無大熱,可能告訴我們白虎湯使用的時機不一定是大家認知的大熱大煩渴;口燥渴,心煩,皆是熱傷陰液而致;背微惡寒者,應是陰液受損,其承載衛氣功能失常,衛氣失其溫分肉之職。
|
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以法治之。(14行)
|
我見:陽明是陽氣暢旺且陰液尚足的階段,若這時出現渴應該是熱勢過盛而傷陰液了
|
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表裏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15行)
|
我見: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表裏俱熱,吐下之後耗傷陰液,一段時日之後表邪入裡化熱,熱勢蔓延全身;時時惡風,陰液流失加上熱傷陰液致使陰液載氣功能失常,衛氣開合失司;大渴,舌上乾燥而煩,熱傷陰液所致的見症。
|
大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15行)
|
我見:風寒之邪入侵導致營血鬱滯,化熱後傷陰液,產生口渴,熱勢旺盛故不覺得畏寒。
|
大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15行)
|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15行)
|
我見: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可能桂枝湯服不得法(過量或是不當服桂枝湯的病症),出現汗出過多而傷陰的煩與渴。
|
陽明病,脉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讝語。若加溫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若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15行)
|
我見:脈浮而緊,應是熱邪在體內作祟。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熱傷陰耗氣而喘,氣機阻滯而腹滿;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熱迫汗出且熱勢旺盛而不怕冷;身重。同樣是熱傷陰耗氣的見症;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熱傷陰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口渴、口乾舌燥的症狀。
|
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14行)
|
我見:少陰病,是身體陰不夠的前提下去探討陽氣充足與否的情況;欲吐不吐,顯示胃的陰液不足而載氣功能不佳,故失其和降;心煩,陽氣整體而言較陰為多,陰無法制約陽熱故心煩;但欲寐,表示陰不足而無法滋潤頭面部而出現想疲勞倦怠欲眠睡的情況;五六日自利而渴者,虛故引水自救,一段時日,自利(身體自身排出水濕的機轉,再專篇論述)可能是因整體陰不足致使陽氣也分布不均的情況,導致水道運轉出現問題而產生水飲,身體自身的恢復機能讓無法運化的水飲排出體外,如此,身體陰更不夠,故欲引水恢復。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這句話我一直想不透小便色白怎麼跟少陰病作關聯。
|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15行)
|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我想這邊可以想像在描述患者的情況,一個陰不夠(熬夜或長期勞累的人),又遇上腸胃炎的人;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胃失和降而又咳又嘔,陰液耗失的情況下,當然會口渴,而陰液流失後無法制約陽熱即出現心煩、擾心無法入睡了。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