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6日 星期四

傷寒論的渴(三) - 水道陽氣不足

水道,在中醫看病診斷過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因為這個水道運轉順暢與否與身體的陰夠不夠這件事息息相關。水道的運轉需要陽氣的參與,若當中的陽氣不足就會導致水道的停擺,之前提到的水濕痰飲也就找上門了。基本上以下條文都有五苓散的蹤影,可以理解,五苓散在體內陽氣尚足但水道陽氣不足以運化水液的情況下具有恢復水道陽氣運轉的功效。話說五苓散中的茯苓、豬苓、澤瀉、白朮都跟水液代謝有著密切關聯,又需要另外篇章討論這幾個藥了。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15)
我見:汗出,若不得法易造成氣津兩傷與氣隨液脫;,水道運轉的陽氣不足而使陰產出不力所致,故以五苓散恢復水道運轉(這樣的結論有點結果論,其實條文討論粉複雜,需要從條文與藥物來兩頭逼近仲景可能的原意)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渴欲飲水,水入口則吐者,五苓散主之。(15)
我見:中風(是代表疾病產生的症狀有風邪的性質,另篇章討論),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可能是體內有熱而生風的情況,一段時日未解而煩躁不安;渴欲飲水,熱傷津耗氣是理所當然,所以會渴且想喝水;水入口則吐者,身體水道運轉失常,所以各臟腑的滋潤濡養不足而出現臟腑功能失常,所以水一喝下去,首當其衝的胃,其胃失和降的結果就是吐水出來。
大陽病,脉緩浮弱,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小便數者,大便必堅,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14)
我見:下與不下共通的部分應該是有:大陽病,脉緩浮弱,其人發熱汗出。因下後,出現了復惡寒,不嘔;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
大陽病,脉緩浮弱,其人發熱汗出,脈浮共有五種可能性,而熱迫汗出是其中的一種;病人不惡寒而渴,小便數者,大便必堅,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熱傷津耗氣,這時熱勢旺盛當然不怕冷而且會口渴,若小便頻數,水都從小便走,大便必是堅硬難排出;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內有所需外有所求,渴就給予水分補充。渴者,宜五苓散,這邊應該是提示另一種方法來解決上述的症狀。
大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15)
我見:大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這條有明顯邏輯上的因果關係,就是在汗出後,可能汗不得法,故曰“大汗出”,造成流失過多陰液,陰不制陽的結果就是熱擾心神的煩躁無法入眠,這時只要給予水分補充就可以慢慢回復,傷寒論稱之為“胃氣和”,我想該是《靈樞‧海論》所描述的「胃者,水谷之海」;所以中醫的“胃”,其實身體陰液有著密切關聯。
脉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若身體的熱還是無法因為水分補充而獲得改善,這時可能是因為傷陰又耗散了水道陽氣,所以需要給予五苓散來恢復水道的陽氣,且小便不利更提示了水道運轉失司的跡象,微熱是表示陰液無法制約陽熱的症狀;消渴,是渴的感覺就像是個無底洞一般無法因飲水而消散。
大陽病,醫發汗,遂發熱、惡寒,因復下之,心下痞,復加燒針,因胷煩。心下痞,按之濡,其脉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15)
我見:大陽病,醫發汗,遂發熱、惡寒,因復下之,心下痞,復加燒針,因胷煩,發汗之後又用了下法,造成腸胃道氣機阻滯不通(心下痞也是個需要專章討論的大題目-_-),再加上燒針的迫汗而出,這一連串似乎是一系的誤治,最後出現煩躁的症狀,為什麼特別講“胸”煩?我的想法是會不會因為「胸為心肺之所居,為陽氣所聚集之處」,氣機阻滯造成陰液無法制約陽熱的煩,所以講胸煩呢!
當中若是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因胃腸胃道在中醫來講是由脾所主司,瀉心湯系列基本上都有使用到黃連,就本經書證的解釋加上條文的比對,發現黃連與運化水穀功能的恢復有密切關聯。因此這條,似乎是在以方來區分脾的運化水液還是運化水穀出了狀況,當瀉心湯使用後,腸胃道氣機阻滯不通未能解決,可能就要朝運化水液的方向來著手;加上渴、小便不利都是水道可能出問題而產生的症狀,所以就選用五苓散。
發汗已,脉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15)
我見:這跟上上條提到的胃中乾描述的狀況類似。發汗已,脉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發汗後,可能是汗不得法或是不適合發汗的狀況下發汗,陰液喪失的結果造成陰不制陽,而出現脈浮數的熱象、與陰液不足的,這時可選用五苓散,或是我認為也可如上上條般,少少與飲之來先處理。
形作傷寒,其脉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讝語。弱者發熱,脉浮者,解之當汗出愈。(14)
我見:形作傷寒,其脉不弦緊而弱,既然是形作就表示“不是”傷寒,當然脈也不是傷寒的脈弦緊(照字面上是這個意思,但傷寒應該不只脈弦緊),而是弱脈,弱(專章討論)是陽氣不足的脈象。
弱者必渴,被火必讝語,當然陽氣不足以推動陰液循環全身,無法滋潤濡養,就可能會出現渴;受火後,傷津耗氣的結果,因為陰傷更甚可能出現神智方面的問題(陰也是神志物質的基礎)
弱者發熱,脉浮者,解之當汗出愈,但脈弱卻有發熱的狀況,可能是陽氣過剩卻沒有在正常位置(EX:水道),這時需以汗法使其隨汗而減,個人覺得這段解釋有點牽強,不知道有沒有更好的想法?


沒有留言: